2007年6月1日,欧盟化学品监管体系《化学品注册、评估、管理和限制制度》(简称REACH法案)正式生效。这项被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最大的贸易壁垒,对化学品进入欧盟市场设立了更高的绿色环保标准。
对于中国加工性企业来讲,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因为纺织、轻工、电子、汽车、玩具出口欧盟,都将遭到该法案的拦截,甚至将退出欧盟市场。业内预计,中国企业将因为该法案每年增加5亿美元到10亿美元的成本。
如何“闯关”通过REACH法案的认证,成为加工企业思考的当务之急。
纺企曲线闯法案
“有超过70%的纺织企业将受到REACH法案的影响,因为纺织品印染都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化学品。”贸促会人士向记者介绍。
由于该法案对纺织等加工制造业出口欧盟的影响极大,而欧盟又是中国纺织产品出口的最大地区,因此REACH法案一经出台便引起了国内的轰动,“我们已经多次在内部刊物上交流过应对REACH法案的办法,现在已经有企业有所行动。”上述人士透露。
在国内的多次关于REACH法案的讨论中,学术界普遍认为,直接按照REACH法案的规定,企业和产品进行注册即可解决问题。但是,纺织工业协会项目经理韩佳升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个企业的认证费用需要约100万元人民币,这对于中小型的纺织企业显然是不实际的,因为有的纺织产品出口每件只赚几毛钱,企业进行认证将会把产品成本大幅提高,从而削弱了中国产品价格低廉的优势。”
为了降低注册成本,一些国内的纺织企业开始想尽办法,降低进入欧洲的门槛。
据透露,一家在欧盟有很大的出口份额的浙江的丝绸企业,目前已经设立专门的应对REACH法案的部门。“为了大幅度降低注册成本,我们计划联合十家企业前往欧盟设立一个代理处,进行联合注册,这样十家企业可以共同分摊这部分费用。”上述企业高层透露。据了解,产生曲线绕关冲动的企业多为纺织面料印染企业。
正常渠道代价高昂
事实上,计划曲线绕关的企业还有另外一层考虑:“真正能够达到欧盟REACH法案标准的企业实在是太少了,如果十家联合注册的企业里面有一家达到标准,那么其他企业都可以借助这家企业的认证,进行出口。”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据了解,纺织产品使用化学试剂的工序主要存在于染色和整理的阶段,“而REACH法案忽然将化学试剂的标准提高很多,这让许多企业都无法达标。”上述人士透露,“事实上,达到REACH法案标准的染色试剂和整理试剂以及加工设备,只有欧盟才生产,中国企业要想真正达到REACH法案设定的标准,只有采用进口原料。”
而进口原料的价格却是十分高昂的。
南山集团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劫。南山集团贸易部门陈经理告诉记者:“REACH法案对我们基本没有影响,因为我们的染料一直是从欧洲进口的,然后通过贸易商出口到德国。”这种模式虽然是目前企业最理想的选择,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进口达标的染料价格是国产染料价格的5到8倍,这将导致总产品价格上升超过30%,中国产品价格便宜的优势将进一步缩减。
据了解,在REACH法案正式实施之前,已经有多家德国染料企业前来中国“掘金”,推广产品和技术,因为中国在这一领域还属于空白。
贸易博弈还将继续
对REACH法案进行深入研究的上海出入境检验检测局陈俊水博士认为,企业联合设立欧盟代办处,进行注册的模式从理论上分析是可以执行的,“因为根据REACH法案的内容,只要求欧盟的机构提供产品安全数据表即可。”
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据了解,欧盟提高化学品的市场准入标准事出有因。
“前一段时间欧盟与中国的相关部门进行谈判,私下表示,将不再用配额限制中国的出口,因此提高准入标准,实际上是限制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另一个方式。”贸促会人士透露。
据了解,2005年,欧盟取消了对中国的纺织品进口限制,中国出口欧盟的纺织品激增,仅T恤衫增幅便达到166.01%,为了限制出口,中国与欧盟协商2007年底之前,中国将利用出口配额限制出口。
现在看来,虽然纺织品配额即将取消,但是REACH法案无疑给企业套上了新的枷锁,此外不受配额限制的纺织品,也将受到REACH法案的限制。
“从欧盟进口高附加值的染料和设备,其实是对欧盟贸易的补偿。”上述人士透露,“这是欧盟设立REACH法案的一个初衷。”
虽然,一些企业已经为自己设计好了今后出口欧盟纺织品的路径,但是被访的多数企业依旧没有做好准备,“目前法案生效,企业有半年的时间可以进行预注册,抢得先机。因为根据法案规定,谁最先完成注册就以谁的注册细则为标准,去要求其他企业。”陈俊水博士介绍。
“很显然,今后中国的对欧贸易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甚至会使中国产品退出欧盟市场。”
【返回】
上一条新闻: 绿色壁垒REACH:开平检验检疫局积极助企业"突围"
下一条新闻:外国涂料专家两年前即就REACH对中国提出警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