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资料显示,2007年,国外对我国发起反倾销立案共54起,立案总数再次呈现规模下降的趋势。然而,中外贸易摩擦也显现出一些新特点,即反补贴案件首次出现。
反补贴:魔瓶的瓶盖打开了"魔瓶的瓶盖被打开了。"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盛建明这样形容美国去年1年接连对我国实行7起反补贴立案调查的事实。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之前的23年里,美国没有对我国提起任何1起反补贴调查。
国际贸易交往中,各国大都不对其认定的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提起反补贴调查,否则每一宗交易中都因被认定为具有补贴的可能而导致制裁,而如果对每一笔交易都援引反补贴救济,那么两国之间是开展正常的贸易往来将是无法想象的。
1986年,美国商务部对"乔治城钢铁案"的裁判结果确定其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发起反补贴调查,这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然而,也有些业界人士则认为,这一案例并未明确确立美国不可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提起反补贴立案的原则。
"从现在来看,在打击外来企业上,反补贴不失为美国的另一柄利器。"盛建明向记者介绍了这一武器的威力,"在美国,反倾销已经使中国企业受尽折磨的了,因为美国法律允许商务部根据替代国(第三国)的价格情况来裁定中国产品倾销幅度,因此裁决结果不仅使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丧失殆尽,而且往往受到致命的打击。现在又多了一个反补贴,一旦两种措施叠加适用,这样一来则很可能出现局面是:即对同一种产品征收30%的反倾销征税后,再加征20%的反补贴税,这样总的附加关税就是50%,在这样的交叉火力打击下,外国竞争性对手很少能生还,与美国产业平起平坐就更别提了。"
"双反"调查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违背WTO规则的可能性,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国际法学博士武长海告诉记者:"一般说来,对于一个出口行为,只能进行单一的反倾销调查或反补贴调查,如果进行同时调查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例如把补贴的幅度再次计算在倾销幅度上,存在重复计算的可能性,这是违背WTO的规定的。"
美国23年来首次的"突破",影响并不仅仅停留在本国,它对其他国家具有示范意义。"在美国的影响下,欧盟也在考虑对我国实施反补贴调查。"武长海说,他2007年喻为我国遭受国外反补贴调查的分水岭。"
反倾销:发展中国家成后起之秀
在公众的认识当中,那些时常见诸报端的反倾销立案往往都是由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提出的。但在这些大国的笼罩下,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提出反倾销案数量急速上升,逐渐成为对我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又一大族群。
"发达国家往往保护的是他们的夕阳产业,而发展中国家保护的是他们拥有良好发展势头的产业,而这些产业恰恰是与我们竞争最为激烈的。"盛建明说。无疑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产业结构相似,是对我国反倾销调查大幅度增长的原因之一。
与欧盟、美国、日本等不同,发展中国家还不具备利用更加高级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手段,由于反倾销实施效果显著,打击目标明确,较易操作等特性,使得他们以采用反倾销手段为主来保护本国产业。
"相比我国,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巴西等国,对自己产业有着更强的保护意识,在贸易交往中十分重视争取自己的利益,遇到贸易摩擦时态度颇为强硬。"盛建明说。他还表示,发展中国家信息搜集能力和贸易调查能力不断的加强,也是不断加筑对外的贸易壁垒的原因之一。
面对发展中成员大量提出反倾销立案的,武长海认为其中不乏大量滥用反倾销规则的现象,旨在利用反倾销手段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
技术性贸易壁垒:发达国家的新宠
在应对反倾销的时候,企业就会面临耗费巨大的成本,但与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这些困难似乎成了九牛一毛。欧盟提出的REACH法案影响整个化工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我国相关产业面临着重新洗牌的过程。然而,REACH法案仅仅是国外提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中之一。
与我们的认识理念不同,欧盟等发达国家提出预警原则,即要某种进口产品可能存在危害性或风险性,那么即使目前缺乏能认定其确实存在有风险的证据,就可采取防范性的限制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实施起来不仅影响巨大更加隐蔽,而且从名义上讲也更加合理。"盛建明在谈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特点时说。
他进一步以欧盟为例,分析发达国家运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欧盟近些年有两条主线,一个是反倾销,另一个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小到含量极微的衣物上的染色剂残留元素,大到洗衣机冰箱等电器等,都有一整套严格的技术标准。除了REACH法案以外,今年来出台的转基因条例,涉及的范围将更大。
发达国家成员不仅对我国采取了更加高级的贸易保护手段,而且更加注重利用从宏观手段对我国进行贸易限制,如要求人民币升值、要求中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求中国在金融领域、服务贸易领域等加大开放力度等。
总体来说,我国面临的贸易环境越来越复杂,贸易摩擦形势越来越严峻。
【返回】
上一条新闻: 欧盟新法案考验中国化工企业
下一条新闻:欧盟REACH法案将要生效 出口业务很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