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盛环境,全球化学品法规专家
 生意宝 | 化工网 | 检测通 | 中国TBT研究中心
网盛环境官网
欧盟环保壁垒升级 中国电池产业何处突围

  REACH法案的实施将使我国电池出口成本和进口化工原材料的价格普遍提高,繁琐的注册手续和高昂的费用将导致电池出口受阻,甚至退出欧盟市场;同时还面临着欧盟国家将影响人体健康、污染环境的电池产品及原料生产向中国转移的冲击。   

  REACH法案的实施将使我国电池出口成本和进口化工原材料的价格普遍提高,繁琐的注册手续和高昂的费用将导致电池出口受阻,甚至退出欧盟市场;同时还面临着欧盟国家将影响人体健康、污染环境的电池产品及原料生产向中国转移的冲击。

  香港新利达电池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永基最近几个月经常往返于广东和北京两地,而来北京的目的之一,是了解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应对欧盟REACH法案的相关进展情况。

  “欧盟新出的REACH法案对我们的电池出口将会有很大的影响。这个事靠我们一家企业无能为力,只有行业内所有企业联合起来,才能很好应对。”何永基在广东肇庆市德庆县城及肇庆鼎湖工业城投资的两个电池厂,为香港及世界各地电子、玩具、礼品及钟表行业提供各类电池。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何永基对欧盟新出的环保法规带来的压力既担忧又无奈。

  2007年6月1日,欧盟的REACH法案正式生效。这是继WEEE指令(即电子电气设备报废指令)和RoHS指令(即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之后,欧盟推出的又一项环保指令,只是这项法规涉及的面更宽、影响更加深远。“这将是中国入世以来遭遇的影响面最大的技术贸易壁垒。”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金良如是说。

  欧盟再推技术贸易壁垒

  于今年6月1日正式生效的欧盟REACH法案,是“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制度”的英文缩写。据了解,REACH法案主要对3万多种化学品及其下游纺织、轻工、制药等产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等进行管理。它将取代欧盟现有40多项有关化学品的指令和法规,涉及面相当广。

  而在此前,欧盟WEEE指令已于2005年8月13日开始实施,该指令规定,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商必须在法律上承担起支付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同时欧盟各成员国有义务制定自己的电子电气产品回收计划,建立相关配套回收设施,使电子电气产品的最终用户能够方便并且免费处理报废设备。

  随后在2006年7月1日,欧盟的RoHS指令开始实施,该指令规定,新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6种有害物质。

  事实上,在2005年底,欧洲议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就已审议通过了REACH法案,并于2006年12月18日正式颁布了该法案。欧盟有关方面表示,欧盟希望通过REACH法案的实施,建立起一套对化学品的生产、贸易、使用进行管理的体系。

  据悉,为了更好地推行REACH法案,欧盟创建了欧洲化学品管理局,该局负责在欧盟层面管理REACH法案的技术、科学和行政事务,并确保各成员国执行REACH法案的一致性。

  “欧盟策划出台该法案的目的,表面上看似为了欧盟成员国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一种非关税贸易保护。这将是中国入世以来遭遇的影响面最大的技术贸易壁垒。”王金良说。

  高昂的注册费用

  王金良介绍说,REACH法案是一个取代40多项欧盟现有化学品指令和法规的法律体系。该法案共有6卷,数百页文字,信息量非常大,专业性十分强。

  据了解,REACH法案的法律体系主要有4部分内容,包括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注册”是要求企业负责收集化学物质的相关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加强对化学物质的风险管理;“评估”是欧盟成员国主管部门对企业提交的注册信息进行审查,以确定企业是否履行了其义务。

  经过评估并审定某些化学物质确有受到极高关注的风险,如果相关风险已经得到充分控制,或其社会经济效益大于产生的风险,且没有适当的替代物或技术,欧委会将对其使用给予“授权”;对于以上物质,未经授权,不得使用。而对于风险不可接受的物质,欧盟将以法律形式进行“限制”甚至“禁止”。

  REACH系统将化学品分为两大类,1981年9月之前上市的化学品定义为“现有物质”,之后上市的化学品定义为“新物质”。根据规定,新物质投放市场之前,当数量达到10kg时,要进行对人类健康与环境风险性的试验与评估。

  而据有关部门估算,每一种现有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试验费用约为8.5万欧元,每一种新物质的检测/试验费用平均约需57万欧元,其中第一水平试验费约25万欧元,第二水平试验费约32.5万欧元。

  另据了解,不同物质的检测/试验费用不同。注册费用取决于预注册的总费用,注册费远大于检测费,其中包含安全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有些物质还要进行动物等试验。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秘书长王敬忠表示,通常,同类物质的预注册将成立一个协会或由已有的协会组织进行,预注册费用由参加的生产商和进口商分摊,并在以后收取的注册费用中得到一定补偿。根据测算,多种物质由一个协会联合注册时,不包括协会成立、管理、资源等费用,平均每种物质的注册费用在100万~200万欧元。

  中国电池企业备受压力

  在我国相关行业中,电池产业是备受该法案压力的行业之一。

  据介绍,根据REACH法案规定,镉、铅、镍及其化合物被列入“危险性物质”;沥青、松石蜡、镍的氧化物、镉的氧化物和硫酸盐被划为致癌物质,这些金属及化合物以及沥青等均属于被高度关注的物质。

  “虽然,铅蓄电池和镉镍电池不属于明确禁止的化学下游产品,但属于含有高度关注物质的产品,除了要求第一批注册外,还要求生产商或进口商承担回收的责任,并规定了一定的回收率。”王金良分析说。

  此外,该法案第六卷规定,电池或蓄电池中汞含量大于0.0005%时,不得上市销售,该规定包括电器中配套的电池或电池组。在2006年,我国出口欧盟的普通锌锰电池162106万支,碱性锌锰电池113459万支。根据REACH法案规定,这两种电池都是汞含量超标的产品,都将限制进口。

  王金良介绍,根据法案文件中化学品的分类,电池使用了四大类化学品中的“工业化学品、金属化学品和矿物化学品”三大类,目前我国出口的电池用化学品有电解二氧化锰、天然锰、乙炔黑、锌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锂及其化合物等,今后出口的电池用化学品品种和数量还会增加,除吸氢合金、锂离子电池用锂钴、锂锰等氧化物外,绝大多数均属于“文件”定义的“现有物质”。这些物质必须按欧盟规定,向欧盟当局申请注册、评估甚至许可。

  “REACH法案的实施将使我国电池出口成本和进口化工原材料的价格普遍提高,繁琐的注册手续和高昂的费用将导致电池出口受阻,甚至退出欧盟市场;同时还面临着欧盟国家将影响人体健康、污染环境的电池产品及原料生产向中国转移的冲击。”王金良说。

  据其介绍,在已商品化的化学电源中,不管是哪一类都使用了化学物质,因此电池属于化学品的组合“物品”,即化学品下游用户。当电池使用的工业化学品、金属材料及部分矿产品达到规定的量时都必须注册。哪怕是一种物质未获注册,电池也将被禁止销售。

  有关人士估计,我国出口欧盟国家的电池成本将提高5%以上;从欧盟国家进口的电池化工原料,平均价格将提高6%以上。

  中国电池企业突围能力弱

  据了解,由于我国电池产品对欧出口量较大,在REACH体系下要求提供的产品信息也较多,这些信息的获取必将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在欧盟市场的价格优势,严重的甚至有可能退出欧盟市场。

  王敬忠表示,企业获得REACH要求的检测数据需要进行各种实验,花费巨大。欧盟估计每种化学物质的检测费用少则数万欧元,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欧元。由于目前欧盟对中国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不予认可,意味着所有的数据检测都无法在国内进行,这对中国企业影响较大。虽然企业可以通过预注册制度来分享信息,以降低检测成本,但如果在先注册人以商业秘密等为由拒绝分享某些测试结果,其他企业仍需重新进行检测。

  王金良也指出,注册档案以及化学品安全报告等材料的准备工作,将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并可能需要企业引进专业人才。

  有关专家还指出,欧盟REACH法规的实施有可能在美、日、韩等其他国家引起连锁反应,对我国电池以及化工产业形成合围之势。王金良说,欧盟的该法案和标准有推向全球的可能。对各种化学物质进行注册、评价、许可全方位管理的做法有可能会波及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全球关于电池环保方面的政策,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均参照了欧盟的标准。

  众所周知,我国出口产品的优势就是“低价格”,但由于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要保有现有利润,就不得不提价。这无疑将使我们在与国外产品相比时竞争力大大下降,我国电池中不合格和低技术的产品也将退出欧洲市场。

  而最为困难的是寻找合适的替代原料。国家现代材料科技信息网络中心主任李义春教授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铅、汞等物质在材料中往往作为添加剂的成分存在,材料做成产品后的毒害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许多产品很难找到足够的不含那些有毒材料的零配件。

  更让人担心的是,面对新的环保标准,大多数企业尚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国内企业将环保产品卖给欧美,而将非环保产品在国内销售。对于企业来说,执行环保规定意味着一笔不小的成本,一些企业会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厚外薄内”的现象也会让国内消费者产生抵触情绪。在这一系列压力下,中国电池产业的突围形势不容乐观。

  法案施行时不待人

  虽然REACH法案已实施1个月,但《科学时报》记者最近采访了福建南孚电池公司、常州达立电池公司等电池企业的相关人士后发现,尽管过渡期即将过去,但许多企业的应对行动显得迟缓,很多企业仍处于观望中。

  事实上,按照实施时间表,REACH法案将于2008年6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1日进行预注册。2009年1月1日起,未注册或未预注册的产品将分阶段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电池企业认为目前距预注册还有一段时间,不着急。更有不少企业还认为应对REACH法案是政府部门的事情,指望政府来组织应对,或指望别的企业先探探路。

  王金良表示,REACH法案关键在于注册,约80%化学物质仅需要注册,但履行注册程序的准备工作非常繁琐,如企业首先须弄清自身产品中所含化学物质的清单;暴露可能性分析;进行化学品安全评估和化学安全报告的编写;毒理性及生态毒理性试验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有可能耗时一两年。

  影响的不仅是电池产业

  “表面上看,REACH是个化学品法案,然而化学品不过是冰山一角,它影响的几乎是所有商品,因为不使用化学品的商品极少。”王金良说。

  专家认为,欧盟的REACH法案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绿色壁垒”。REACH法案的管辖范围包括了在欧盟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中的几乎所有化学物质,不论是单独存在的,还是存在于制品、制剂或其他产品中。因此,除化工产品外,含有化学物质的纺织品、鞋、玩具、家具等产品也将被波及。

  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出口欧盟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化纤、橡胶、塑料、纺织、轻工、电子、汽车、家电、制药、涂料等行业均在受控之列。同时,海关的资料显示,2006年,中欧化工产品双边贸易达500多亿欧元。该法案正式实施后,将有90%以上的贸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的化工企业大多数为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化学品中危险化学品量大面广,出口的化学品多以低档产品为主,生产过程污染比较严重,产品附加值和利润都较低。欧盟REACH法案的正式实施,无疑将给我国的化工出口带来较大的压力。

  此外,欧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和化工产品来源地,特别是一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一时还离不开欧盟市场。按海关税则号统计,2005年和2006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口产品分别有1020项和1045项,从欧盟进口的化学品主要是急需的高档、高附加值的有机、无机、合成化工材料等。REACH法案实施后,欧盟的化工品生产商或出口企业将把其高额的注册、评估费用打入产品和出口成本,以此提高出口价格,由于我国从欧盟进口的主要是高档高附加值化学品,这对中国化工进口企业来说肯定要增加成本。

  REACH法案的实施,将对我国化工产业下游轻工、纺织、医药、电子等产业的对欧进出口贸易产生一系列影响。对于出口而言,要和欧盟的进口商共同协调,提供一些数据,这些都需要增加出口成本;REACH法案繁琐的程序和要求,直接造成了我国产品的出口障碍,甚至会使我国的一些产品退出欧洲市场。



【返回】



上一条新闻: 欧盟测试化学品新规的可操作性

下一条新闻:REACH再度升温 专家指点迷津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莫干山路187号
易盛大厦11楼,310012
Fax: +86 (571) 88228213
Email: eucoop@netsun.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